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较多,包括固定化/稳定化、化学还原、淋洗、电动修复、生物修复等。其中,固定化/稳定化修复技术不适合重度污染治理,且无法*消除污染;化学还原修复技术会使土地失去生态功能,且修复效果受地质化学环境影响;电动修复技术影响因素较多, 操作复杂,在工程实践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;生物修复技术只适用于浅层的、受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,且修复周期长、效率低;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修复周期短、效果好,可用于治理重度污染场地。
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铬分成5种形态:交换态铬、碳酸盐结合态铬、铁锰结合态铬、有机结合态铬和残渣态铬。研究表明,土壤污染程度不同,铬的存在形态不同。在未受污染或受轻度污染的土壤中,铬主要以残渣态存在;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,铬主要以铁锰结合态存在;在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, 交换态铭、碳酸盐结合态铬和有机结合态铬的含量都很低。
决定土壤淋洗技术是否可行、费用是否低廉的关键因素在于土壤性质,包括团粒大小分布、孔隙度、饱和度等。土壤团粒大小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的渗透性。随着土壤团粒体积的降低,土壤渗透性也逐渐降低,适合采用土壤淋洗技术。
目前,铬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日渐成熟,土壤淋洗设备是一项重要的土壤修复设备,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、修复周期短,无二次污染等特点。德森环境在山东某铬污染场地运用土壤淋洗修复工艺,使用土壤淋洗设备进行修复后,铬污染场地土壤的各项污染因子均达到GB 36600—2018管制值要求,各项污染因子去除率均在60%以上,修复效果较好。